為理想躬行不輟正當其時
http://www.0542nq.cn2020年08月28日 14:10教育裝備網(wǎng)
“如果說上一個百年,清華是百年輝煌;那下一個百年,一定是人文日新!比涨埃迦A大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研究生開學典禮。校長邱勇深情勉勵新生:讀懂生命意義,需要涵養(yǎng)關愛他人、心念蒼生的情懷;構筑美好社會,需要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需要秉持關懷弱者的立場;成就人生理想,需要有兼濟天下的志向,需要有躬行不輟的作為。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新一批學子踏入大學校門,開啟了新的人生航程。他們的大學第一課,往往從新生開學典禮算起。無論校長的燦燦寄語,還是教師的諄諄教誨,都讓人耳目一新,讓莘莘學子在“開學第一課”中感受到獨特的大學氣質。
讀大學是為了什么?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無論為何而來,都要明確目標,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表示,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宗旨既定,自趨正軌。時光漫漶,今天的大學新生面臨著不一樣的時代任務,所處的國內外形勢更是大不相同,但仍需抱定宗旨,仍需砥礪德行,仍需敬愛師生。
新一代大一新生注定不凡。疫情突襲,高考延遲,在他們的人生中刻下了清晰劃痕。對他們來說,也許更加懂得何謂共克時艱,何謂眾志成城。而疫情防控中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位位白衣執(zhí)甲、迎難而上的英雄,更讓他們懂得何謂生命至上,何謂為國為民。由此,他們更懂得關心他人,關注社會,關照這個孕育無限可能的時代。
事實上,不獨清華學子,每一名學子都要將目光投向與自己無關的人、無關的事,甚至無關的國度。值得欣慰的是,今天的學子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子,而是“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的學子。
跨越了艱難的高考時光,迎來了新的人生階段。對于新生來說,這不是放松的階段,更不是放縱的階段,而是更需淬煉自我的階段。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大學就是緊要處。在這里,視野更高遠;在這里,未來更斑斕;在這里,夢想更瑰麗。而實現(xiàn)夢想,更需要銘記8個字:“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如果說考上心儀的大學,靠的是奮斗,那么抵達更遙遠的未來,同樣需要奮斗。有奮斗,夢想才不縹緲;有奮斗,幸福才會敲門。與以往的奮斗略有差異的是,這時的奮斗,更需要堅守信仰、信念和信心,更需要將個人夢想與國家需要結合一起,更需要在前行中調整方向,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行。
邱勇在致辭中談到了這樣一個例子:1960年,30歲的袁隆平親歷了缺吃少穿的苦難,下決心解決糧食增產(chǎn)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他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數(shù)十年如一日守望在田間地頭,踐行他心中最美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從中,我們可獲得兩個啟示,一是胸懷天下,心系蒼生。舉凡那些受人尊重的大科學家、被人禮贊的大英雄,他們之所以廣受贊譽,就在于他們的選擇超越了自我,與公共利益結合在一起。他們追求的是大境界,他們有宏大志向,“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二是奮發(fā)有為,勇猛精進。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把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更了不起,特別是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社會,讓國家更進步、更美好,尤其了不起。正如邱勇所稱,成就理想決不能坐而論道,也不能腳不沾泥,必須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在長期的摸爬滾打中歷練成長。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不斷“生產(chǎn)”夢想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將愿景“孵化”為精彩現(xiàn)實的時代。日積跬步、躬行不輟,離夢想就會越來越近。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闭湎Т髮W歲月,把自己塑造得更強大,才能享有出彩人生,才更有能力關懷弱者,呵護公平正義,才更有底氣建設溫暖人間,構筑美好社會。一言以蔽之,唯有使自己變得更出色,才能更好地服務人民、服務社會、服務國家。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青年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青年學子越來越有現(xiàn)實關懷,越來越有世界眼光,越來越腳踏實地,越來越有使命感,我們的社會、國家就一定更有澎湃生機。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