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好的營養(yǎng)劑”培育卓越育人者
http://www.0542nq.cn2021年05月20日 09:54教育裝備網
開設黨史學習教育系列課程,聘任“大思政課”黨史學習教育專家,授牌首批現(xiàn)場教學點,成立新青年黨史宣講團,發(fā)布《上海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觀摩活動》音像制品……百年黨史如何融入思政課?華東師范大學正在探索百年黨史“大思政課”建設。
“真信真懂才能真用,學習黨史不能只囿于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投入社會大課堂去體悟!奔o晨毓是該校孟憲承書院2017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師范生,也是“新青年黨史宣講團”的一員,接下來,她將與宣講團的學生黨員們一起,走進上海各大紅色場館,擔負起黨史學習者、傳播者、傳承者的角色。
前不久,華東師大與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國歌展示館等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場館合作共建黨史學習教育現(xiàn)場教學點,為學生提供學習實踐的平臺,紀晨毓第一時間報了名。
“我們每個人都會唱國歌,但對國歌誕生的故事、蘊含的精神、傳唱與影響等仍有不少人并不是很了解,我希望做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在講述歷史的同時感知當下,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發(fā)展與民族復興偉業(yè)。”紀晨毓說。
將校外教育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打通,青年學生厚植理想信念有了更廣闊的課堂,紅色基因傳承集聚了更強大的青春力量。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楊宇說:“以大學生為主力的志愿服務隊有效緩解了紀念館的接待壓力,提升了觀眾的參觀體驗。”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我們有責任通過課堂主渠道給予學生最好的營養(yǎng)。”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顧紅亮說,學校積極推動思政課程群“體系化”建設,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已經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僅近3年,就開設了由127位教師參與教學的41門黨史相關課程,有通識課程,也有專業(yè)教育課程,覆蓋12703名學生。
政治學系的“《共產黨宣言》導讀”、社會發(fā)展學院的“如何認識當代中國社會”、地理科學學院的“中國的國土空間”……日前,華東師大正式發(fā)布“黨史學習教育系列課程”,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供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全面融入教育目標和課程內容。
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既是廣大思政課教師的職責使命,也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該校黨委書記梅兵表示,學校將以更大力度的學科整合,形成大馬克思主義學科集群的理論優(yōu)勢和團隊師資力量,積極構建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歷史學、政治學等多學科角度共同推進思政課建設發(fā)展的學科布局和工作格局,將黨史教育有機融入思政課堂。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為筑牢未來教師的思想根基,華東師大積極搭建“上海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師實訓基地”“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培育實驗室”等聯(lián)動平臺,邀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家、黨史研究專家、思政課資深教師等組成的高水平黨史學習教育專家隊伍走進思政課堂,合力培育卓越“育人者”。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講信仰者首先要自己有信仰。思政課教師要修煉內功,堅持傳承精神與提升本領相促進的教育!比A東師大第一附屬中學思政學科教師陳明青說。
“以教師教育見長的華東師大,應該也一定會為大中小學培養(yǎng)和輸送更多優(yōu)秀的未來思政課教師,更好地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泵繁f。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