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有意義的事”
http://www.0542nq.cn2024年06月17日 10:13教育裝備網
2004年,時年57歲的姚期智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所有職位回國任教。多年后,他回憶當時的決定依然篤定:“我不敢說是有魄力的決定,但是當時是我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這件“最有意義的事”,與當時中國對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迫切期盼密切相關。姚期智說:“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不是一個國家的虛榮的問題,而是與中國將來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關系!焙髞淼氖虑椋瑢W界無人不曉,姚期智創(chuàng)建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軟件科學實驗班”(姚班),成為清華大學乃至中國培養(yǎng)國際一流計算機人才的重鎮(zhèn)。
20年過去,這件“最有意義的事”已結出累累碩果。上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誠摯問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匦胖姓f,希望你堅守初心使命,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帶領大家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自主培養(yǎng)模式,推動學科交叉與前沿創(chuàng)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與2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像“姚班”一樣致力于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探索更多了。不僅有清華的錢學森力學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北大的“圖靈班”等,放眼全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已經成為高校共同的時代課題。近年來,教育部更是持續(xù)完善相關機制,幾番部署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卓越工程師等工作。
這樣的變化,不僅直接為各類優(yōu)秀人才開辟了前所未有的成長通道,也讓人才培養(yǎng)與國家之需更加緊密地對接起來。所以,這件事的意義變得更加重大。
上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chuàng)新大賽(2024)“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在上海啟動,賽事也呼應著這一主題。參賽學生有的在鄉(xiāng)村服務基層醫(yī)療,有的將曾經寸草不生的荒漠變得生機勃勃……由此更能理解活動背后的意義。正如7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紅旅”大學生的回信中所期待的那樣,同學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所謂棟梁,從來不是對個體的評價。廣大青年學生要將個人價值追求融入國家發(fā)展和民族復興偉業(yè),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成長成才。這與前面說的大力探索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可謂異曲同工。
也是在上周,還有一件關于“人才”的事引發(fā)了全社會廣泛關注。一項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全球數學競賽的決賽入圍名單公布,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yè)學校服裝設計專業(yè)學生姜萍榜上有名并排在第12位。消息一出,大家都很驚訝,姜萍是該比賽舉辦以來首位闖進決賽的中專在讀生,而排在她前面的選手大多來自世界知名高校。
這是偶然嗎?或許不是。姜萍從小就展現了很高的數學天賦,又幸運地被老師引入高等數學的大門,這個過程中她也付出了巨大努力。這是必然嗎?或許也不是。如果她沒有遇到伯樂,也許就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如果學習服裝設計是我的plan A,那探索數學世界便是我的plan B,希望我的plan B也能被看見。”姜萍在接受采訪時說。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盡管我們正努力開辟各類識別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通道,也依然要保持一種自省式的思考——這些通道是否能讓“姜萍們”的plan B更多地被看見?
教育強國建設必然伴隨著人才輩出、群星閃耀。(作者系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