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體質管理強健一代人
http://www.0542nq.cn2021年01月20日 09:41教育裝備網
骨生長質量差、力量耐力不足、肥胖近視高發(fā)……我國青少年體質在經過20多年的持續(xù)下滑之后開始止跌回升,但問題仍然嚴峻,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困擾著青少年健康成長。近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抓好中小學生作業(yè)、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為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指明了方向。如何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化中小學生體質管理,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需要從教育評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優(yōu)化家校協(xié)同等多方面入手。
“健康第一”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增強學生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政策文件,中小學校體育設施、教師配備有了明顯的改善,中小學生部分體質指標也有看得見的好轉,但是在一些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仍然存在困難,體育教學效果仍然不理想,青少年體質現(xiàn)狀仍然不容樂觀。出現(xiàn)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在于體育考核不夠硬。諸如體育課被占用,學生、家長不重視體育鍛煉都源于此。因此,發(fā)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將體育成績作為學生畢業(yè)、升學的重要依據,逐步加大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的權重,就成為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學校體育設施、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督促學校、教師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引導家長乃至于全社會更加關注體育,更加關注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關鍵之舉。
發(fā)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還要求努力破除“唯分數(shù)論”的窠臼,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體育課被占用、體育鍛煉時間難以保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課業(yè)負擔重、升學壓力大,沒有時間鍛煉。校園內,語數(shù)外等科目的教師并非喜歡占用體育課,校外家長也并非不知道體育鍛煉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積極意義,作業(yè)太多做不完,教育焦慮彌漫、不敢不多報幾個培訓班。對此,不僅是要提高體育成績在畢業(yè)、升學中的權重,更要持續(xù)推動“減負”,減輕中小學生的不合理課業(yè)負擔。一方面要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合理布置作業(yè);另一方面要堅定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公民同招”等招生政策,擴充優(yōu)質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并且創(chuàng)新校外線上線下培訓的治理整頓、營造健康教育生態(tài),把孩子從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為開展體育鍛煉騰出時間和空間。
青少年體質下降,還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沉迷電子產品、用眼不當、不健康的飲食等。因此,還需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和引導,幫助青少年掌握科學的用眼知識和習慣,引導青少年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這既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廣大家長的責任。可以說,家長是青少年體質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家庭是青少年體質管理的主戰(zhàn)場,家長要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的規(guī)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并以身作則為青少年樹立好健康生活的榜樣,家校協(xié)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中小學生體質管理。
加強體質管理的直接作用在于強身健體,減少肥胖率、近視率,但其意義又不僅僅在于掌握某種體育技能,也不僅僅在于身體的強壯,還在于培育強大的精神。體育鍛煉可以發(fā)揮“野蠻其精神”的作用,讓學生在體育鍛煉和競賽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培養(yǎng)其遵守規(guī)則、合作共贏精神。從這個層面來全面認識體育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促進全社會共識的形成,充分發(fā)揮“以體育人”的作用,才能避免應試化、功利化地對待體育分值的提高,使體育發(fā)展之路走得更長遠。
(作者系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