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九草黄色视频|日韩欧美三区|超碰91伊人在线|在线视频亚洲久草9|蜜臀AV300无码|肏女人屄一区二区三区|91rs爱爱视频|固定炮机av导航|午夜精品丰满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丁香五月综合AV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0542nq.cn/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中小學如何用足用好校長信箱

http://www.0542nq.cn2025年11月14日 09:34教育裝備網

  校長信箱是學校師生員工反映情況、建言獻策的重要渠道,旨在促進學校依法、民主、科學決策,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對中小學管理者而言,校長信箱的建設應遵循哪些原則?如何用好校長信箱?要建立哪些配套機制?本刊特編發(fā)一組稿件,敬請關注。

  ——編者

  觀點

  校長信箱應成為溝通的暖心橋

  李迎

  說起校長信箱,想必不少校長心中都有幾分復雜滋味。幾乎在每所學校的校門旁、教學樓轉角,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在一些學校,校長信箱卻淪為了擺設。校長信箱不應只是一個被動接收信息的意見箱,而應成為引導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學校治理的互動平臺。

  對于學生而言,只有親近校長、信任校長,才愿意敞開心扉,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傾訴出來。這就要求校長主動放下架子,走出辦公室,走進學生的校園生活,讓學生有機會近距離與校長交流。當校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像長輩、朋友一樣親切時,學生見了校長不再躲著走,遇到問題自然也敢通過信件向校長反映,從而敢于說話、敢于說真話。

  讓來信有回音,是維系學生信任的關鍵一步。學生懷著期待投遞信件,內心充滿了對回復的渴望。如果信件投出后杳無音訊,不僅會讓學生的期待落空,更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甚至影響其心理健康成長。校長必須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這份信任與期盼。這樣一來,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才會繼續(xù)愿意通過校長信箱交流。

  學生提出的建議,往往源于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和需求,這些建議可能涉及教學設施改善、課程設置優(yōu)化、校園活動豐富等各個方面。僅僅給予回復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讓學生看到建議被采納、問題被解決的實際效果。就像孩子種下一粒種子,滿心期待著它破土而出、開花結果一樣,當學生看到自己提出的“增設校園圖書角”的建議被落實,看到破舊的運動器材被更換,那種發(fā)自內心的興奮與自豪,會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校園建設中。對于暫時無法落實的建議,也要耐心向學生解釋原因,爭取他們的理解。所以,讓建議能落地,是校長信箱發(fā)揮實效的最終體現(xiàn)。

  一個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校長信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育開放、包容、民主的校園文化。當學生敢于通過信箱表達真實想法,并且這些想法能夠得到尊重和回應時,整個校園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這方小小的信箱,裝的不只是信,更是學校對師生、家長的尊重,是教育該有的溫度。所以,要不斷優(yōu)化校長信箱處理細節(jié)。只有這樣,校長信箱才能真正接地氣,成為連接學校與師生、家長的暖心橋梁,為校園的和諧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吳伯簫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建言

  不妨將校長信箱融入教育日常

  柴毅波

  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構建信任、安全、民主的校園氛圍,培育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在深圳這座鼓勵創(chuàng)新的城市,我們引導學生以主人翁意識深度參與學校管理,這也促使我們重新定義校長信箱。除了建立“收信—回應—落實—公示”的閉環(huán)機制,我更在《致全體同學的一封信》中提出期待:“我希望你們不僅關注舌尖上的味道,更能品味成長的味道;不僅能看見眼前的一粥一飯,更能學會為遠方的星辰大海建言!

  這一理念很快得到了回響。一名學生發(fā)現(xiàn)宿舍電梯廳通風不暢,他的來信里沒有抱怨,而是主動調研,將個人感受轉化為公共數(shù)據(jù),最終提交了一份含示意圖與設備選型的改造方案。校長信箱的責任不是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為學生的思考搭建實踐的階梯。我邀請他參與“解決方案討論會”,當他用數(shù)據(jù)和邏輯清晰地向各相關部門陳述時,儼然從問題提出者轉變?yōu)榻鉀Q方案的研究者與倡導者。這種躬身入局的擔當和理性建言的實踐,正是學生不斷成長的見證。

  理念的落地,需要真誠而智慧的行動。我在校長信箱公示欄中倡議學生在學習與未來、文化與社區(qū)、成長與關懷、生活與環(huán)境等方面建言獻策。有學生指出球類器材上鎖不便,并隨之提交了一份學生自主管理方案,發(fā)起人嚴謹清晰地闡述了理念初衷和可行性。當我們全面開放器材室,學生則以行動回報了信任,他們細化了管理規(guī)則,建立了議事機制。他們在解決貼近生活的問題中,內化了契約精神和責任感,這正是我們需要培養(yǎng)的學生關鍵品質。

  學生在“提出問題—調研論證—制定方案—參與決策—共建共治”的全流程中,實現(xiàn)了在認知、價值、實踐三個維度上的提升,敏銳觀察、善于思考并獨立自主、開拓創(chuàng)新地解決問題是學生們重要的未來競爭力。從建言獻策到共建共治,學生們在此錘煉的,正是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核心能力與杰出品格。那名推動電梯改造的學生在事后寫道:“為他人創(chuàng)造價值,比為自己提供方便更快樂!边@一刻,教育的價值得以彰顯。

  我們選擇信任,將學生視為平等的共建伙伴,而他們回饋的,是蓬勃的責任感與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搭建平臺,用真實的教育土壤取代刻板的說教,讓成長在擔當與實踐中自然沉淀。我們重塑評價,將目光投向生活過程,見證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中展現(xiàn)的理性、關懷與擔當。

  為確保這一育人平臺持續(xù)煥發(fā)活力,我們正致力于將其深度融入教育常態(tài):通過落實管理辦法、公開典型信件,讓理性的思考持續(xù)被看見、被討論;通過定期發(fā)布主題,引導學生關注前瞻性公共議題。我們將信箱中涌現(xiàn)的真問題作為項目式學習的鮮活素材,讓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園精神深入人心。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校長)

  珍視校長信箱背后的溫情

  郭飛

  我曾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當校長。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樣打開校長信箱,一封字跡工整的信讓我陷入沉思。這是一名初三學生的來信,她沒有反映問題,也沒有提出建議,而是分享了信箱旁一株梔子花開放帶來的喜悅,并建議學校多種些會開花的植物。“校長,每次投信時聞到花香,就覺得心里也能開出花來。”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作為學校負責人,我們往往將校長信箱定位為問題反映的渠道,習慣于期待其中的問題與建議。而這封特別的來信讓我意識到,校長信箱的本質是師生與學校的情感聯(lián)結,它的價值遠不止于解決問題,更在于見證成長。

  我們將信箱從行政樓門廳移到了師生日常必經之路——教學樓與圖書館交匯處的轉角。這里不顯眼,有適當?shù)乃矫苄,不會令人感到不安。更重要的是,這個轉角有一面展示墻,定期展示學生的藝術作品。

  我們在信箱旁增設了便簽盒和筆,旁邊立著一個小木牌:“你的聲音,讓學校更美好!背龊跻饬系氖,便簽的使用頻率很高,有學生畫下校園美景,有教師分享閱讀心得,還有人為即將到來的考試寫上祝福。校長信箱周圍,悄然形成了校園的微型人文空間。

  那位初三學生的來信,讓我看到了校長信箱更深層的價值。有學生連續(xù)三個月來信,記錄班級綠植角的變化,從播種到開花,他寫道:“看著種子破土而出,我明白了等待的意義。”我們把這系列信件制成展板,取名為“成長的對話”。一位年輕教師在信箱留言,傾訴了從教初期的迷茫。我們沒有簡單安撫,而是邀請她參與“教師成長日記”分享。她的真誠打動了很多人,也讓信箱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見證。

  為了讓校長信箱真正成為育人平臺,我們每月精選來信片段和回應,通過宣傳欄與師生分享。這些真實的對話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活水”。在評價信箱工作時,我們不僅看問題解決率,更關注它促成了多少有意義的對話,見證了多少成長故事。從解決問題到陪伴成長,從管理思維到育人情懷,這或許就是校長信箱應有的教育溫度。

  (作者系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

  經驗

  一封信的兩次旅行

  李建華

  墨綠色的信箱、草綠色的“校長信箱回音墻”、手繪的“歡迎投遞”獎品提醒單和“星期四早上9:00”開箱時間提示牌,構成我校校長信箱板塊的主要物理元素。這里成了許多孩子小心事的安放處,也是新學期一年級學生首次參觀校園的打卡地。

  當一個學生攥著皺巴巴的信紙,踮腳把信塞進校長信箱的那一刻,這封信就開始了它的第一次旅行:周四開箱—周五回信—下周一反饋—發(fā)獎品—公眾號刊發(fā)—專項解決。

  周四上午9:00,校長信箱準時開箱。全校師生都知道,當周信件必須在周四前投出,下周才能被及時回應。周五,我會抽出專門時間讀信、回復,并有針對性地轉發(fā)給相關部門。對寫得比較好的信件標出“優(yōu)”字,得“優(yōu)”的學生都會獎勵一份精美的小獎品。下周一升旗儀式上,我會面向全體師生宣讀被評為“優(yōu)”的信件以及我的回復意見。對沒有評上“優(yōu)”的信件,將會在“校長信箱回音壁”上公布,供學生們查閱。同時,周一學校公眾號會刊登所有來信以及我的回復。周三校長會,針對來信所提到的一些問題會專題研討解決,并由校辦督辦。

  從寫信到讀信、復信、評信,再到解決信中的問題,一封信的第一次旅行結束了。而作為校長,因這封信觸發(fā)的專門針對校長信箱來信的第二次旅行也開始了:每封必讀,每封必回,每封必藏,這是我每周的必修課。

  每封必讀,讀的是“愛”與“被愛”。校長信箱設立7年來,我們收到了2000多封來信,信中包含著快樂或憂傷的情緒。小情緒需要有出口,有時,當他們提筆時,小情緒可能就已經開解一半,等到他們看到我的回復時,小情緒就已煙消云散。正是這樣點點滴滴的愛意,才匯聚成學校深深淺淺的暖流。

  每封必回,回的是“關系”與“聯(lián)系”。寫信是一種對話方式,學生說話,校長成了“聽話”的人。孩子從小多一些這樣對話的儀式,那他們長大之后,就會增強很多責任感。我慎重回復每一封信,字斟句酌,這是我和他們的第二次對話。當學校公眾號每周如常發(fā)布信件與回復,信件與社會的第三次對話又開始了。

  每封必藏,藏的是“善待”與“期待”。從來信中,我能明顯感受到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他們有期待,我們就要善待。善待是土壤,期待是種子。2000多封來信都被我珍藏在專門的文件夾中,厚厚4本。信的旅行讓我們看到“走自然生長教育之路、辦有溫度有故事學校”的美好模樣。

  (作者系河南省鄭州高新區(qū)艾瑞德學校校長)

  “童心傳聲筒”里的共建與成長

  周曉婷

  最近,學校的“童心傳聲筒”收到了一封格外特別的來信。信出自一名匿名學生,字里行間滿是認真:“我發(fā)現(xiàn)學校對學生倡導光盤行動,卻對老師的食物浪費置之不顧。我向您提出建議,對教師剩飯菜量也進行管控,真正做到全員光盤!弊x完這封信,我滿心歡喜又倍感欣慰。這份敢思考、愿發(fā)聲的態(tài)度,遠比建議本身更有價值。這恰恰證明,孩子早已把自己當成校園的“小主人”,用稚嫩卻真誠的視角,為學校管理補上了重要的一筆。

  “童心傳聲筒”是學校專為孩子們設立的校長信箱,它不僅悄悄拉近孩子與校長的距離,搭建起彼此信任的溝通渠道,更能讓學校聽到最真實的兒童聲音,讓學校生活更精準貼合孩子們的真實需求。

  孩子們和“童心傳聲筒”的互動,總是充滿溫度。有的會寫下和老師、同學之間的暖心小事,傳遞生活中的善意;有的遇到傷心事、煩心事,也會來這里尋求幫助;還有的會對學校環(huán)境布置、規(guī)范要求、學習需求提出自己的意見,或是描繪對美好校園的期待。學校也建立起完善的回應機制,不辜負每一份真誠。收到實名信件,校長一定會和孩子一對一溝通,好好傾聽他們的想法,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遇到匿名信件,學校會在每周一的晨會,或是通過紅領巾廣播,公開反饋問題。要是遇到有代表性的好建議,我們會在行政會議上專題討論,或是借助少代會推動落地。這些做法就是想鼓勵更多孩子主動站出來,參與到校園管理中來。

  為讓“童心傳聲筒”的價值更深遠,我們將持續(xù)推進三項行動。一是打造可視化反饋渠道,在校園公告欄或學校公眾號設專欄,讓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被重視。二是推動學生深度參與決策,針對食堂菜單、活動策劃等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務,先通過“童心傳聲筒”征集想法,再邀請學生代表參與最終決策,強化其參與感與歸屬感。三是做好經驗分享傳播,將優(yōu)秀建言案例、學生參與校園管理的故事整理成手冊或制成短視頻,在校園內分享。

  我們始終相信,當孩子們感受到自己的聲音能被用心傾聽、自己的想法能改變校園,“讓孩子站在學校正中央”的辦學理念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ㄗ髡呦嫡憬『贾菔形臑懶W黨支部書記、校長)

  校長信箱凝聚出的管理智慧

  王翠斌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初級中學,學生大多是農家子弟,留守兒童多,學生行為習慣差、自信心不足、家校溝通少、管理難度大。為此,自2023年始,學校設立了校長信箱,搭建師生溝通交流的連心橋,推動諸多發(fā)展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以前,學校規(guī)模不大,人手緊張,管理的瑣碎事情太多,許多問題往往會被慣性地認為是小問題而忽略,從而造成師生的抱怨。校長信箱設立之初,由于信箱小,掛在校門口墻上,幾乎沒有任何信件,學校就對信箱的設置目的、放置位置、管理機制等進行積極宣傳,之后換了較大的信箱,放在教學樓大廳,讓人看得見,隨手夠得著,給師生們創(chuàng)設了“光明正大投”的方便和“悄悄投”的安心。對于投訴建議,無論匿名、實名,我們都認真對待,讓師生們感受到學校樂于接受意見的真誠和敢于直面問題的魄力。

  信件的內容也不斷發(fā)生變化,師生最初的信件,多半是投訴和抱怨。抱怨教室太熱了、早餐粥太稠了、菜太咸了、廁所太臭了……我立即召集總務主任和營養(yǎng)專干,一一查明情況并根據(jù)師生意見全面整改。同時安排班子成員跟進,主動走到學生中間繼續(xù)征求意見,根據(jù)意見再行改進。此后的校長信箱,收到的信件日漸增多,紙張和書寫也規(guī)范了很多,內容大多變成了感謝校長和教師們的話語。

  校長信箱的管理由校長直接負責,確保每一條意見和建議都能得到快速、有效的響應。同時不定期組織人員對來信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從高頻問題和集中痛點中發(fā)現(xiàn)學校的管理盲區(qū),體察師生的情緒,讓決策更科學、更精準。

  不管是師生隨手寫下的意見,還是誠懇的建議,我都會分門別類認真對待、轉達。一次,信箱里收到了這樣一封信件:“校長,我們想吃雞腿了。”我于是借勢抓到了解決學生亂扔垃圾問題的機會,在大課間講評時當場回應承諾:如果連續(xù)兩天,在校園看不到亂丟的垃圾,早餐就給同學們加雞腿。學生們果然以行動響應,保持了校園衛(wèi)生的整潔,學校也兌現(xiàn)了承諾。

  當學生們看到“教室燈太暗”“籃球場網壞了”“老師拖堂”等投訴問題被很快解決,當教師們發(fā)現(xiàn)“調整會議時間”“關愛特殊教師”“開展業(yè)余活動”等提議被尊重、被采納,他們收獲的是滿滿的認同感和榮譽感。這份信任,成了學校管理最寶貴的財富。

 。ㄗ髡呦蹈拭C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向榮學校校長)

  眾議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qū)東港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王艷:我們將信箱設置在教學樓一層大廳,方便學生投遞,信箱外表面噴涂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形象,并標有“解憂”“你的心事校長會傾聽”等溫暖標語,營造溫馨的氛圍。所有來信無論匿名與否,均僅允許直接對接處理訴求的核心人員查閱,避免學生有心理壓力不敢表達。

  四川省瀘州師范附屬小學城西學校校長李維兵:學校要定期分析校長信箱里的海量訴求數(shù)據(jù),不應只是簡單關注“解決單個問題”,而是要從中識別師生關切的共性傷痛點、潛在風險點和發(fā)展機遇點。例如,信件連續(xù)多次反映體育設施設備老舊,就應考慮運動空間維護更新;大量建議涉及心理健康支持,就需評估加強心理健康指導專業(yè)力量。

  山東省濰坊高新區(qū)東華學校校長潘俊紅:在校園實體信箱的基礎上,我們開通了線上“校長直達信箱”,嵌入班級、家長群常用入口,實現(xiàn)一鍵點擊、匿名可選、點對點送達。考慮到需求的多樣性,在選項中,我們設置了托管服務、校園安全、伙食改善等分類標簽,可精準選擇訴求類型,省去了層層流轉的時間。

  重慶市開州區(qū)中和鎮(zhèn)三合中心小學校長楊明川:我們將寫信納入校本課程:低年級以“畫信”為主,鼓勵孩子用圖畫表達心情、記錄校園趣事;中年級學生學習寫簡單的日記;高年級則開展“校園小主人”主題寫作,引導他們觀察校園生活,提出建設性意見。當學生們第一次給校長信箱寫信并得到認真回復時,他們感受到的是被尊重的力量。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qū)小學校長鄧亮:學生如果對校情缺乏了解,其參與往往流于形式。學校管理者要主動打破信息壁壘,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欄等渠道,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年度重點工作等,還可將具體任務目標以文字形式在校園公示,作為學生通過校長信箱進行建言的基礎參考。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yè)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電子版下載